王俊凯代言的植物医生冲刺IPO股票配资平台推荐。
据深交所披露,北京植物医生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植物医生”)主板IPO申请获受理,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本次上市,植物医生拟募集资金约9.98亿元。
截至2024年,植物医生年销售额突破21亿元,国内门店数已超4000家。若此次IPO成功,植物医生有望成为A股“美妆单品牌店第一股”。
这看似亮眼成绩的背后,植物医生面临自主创新不足、内控漏洞频现、产品质量翻车等深层危机。IPO前,植物医生还进行了上亿元的现金分红,大多流入实控人解勇口袋。
01 突击分红上亿元
主打高山植物护肤的植物医生创立于1994年,创始人为解勇。2004年,解勇开设第一家护肤品专营店,正式进军护肤品领域;2007年,转型植物护肤专卖店;2014年,植物医生品牌正式诞生,并确立“高山植物 纯净美肌”品牌定位;2017年,植物医生正式推出高山植物系列产品——石斛兰系列,这也是该品牌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
从2017年开始,植物医生就已在为上市做准备;2022年12月,植物医生完成股份制改造;2023年7月,植物医生正式启动A股IPO辅导,成为国内首个冲击资本市场的单品牌美妆企业;此后历经七期、为期约两年的上市辅导,到如今正式递交招股说明书,迈出了资本化的关键一步。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植物医生营业收入分别为21.17亿元、21.51亿元、21.56亿元,营业收入几乎“停滞”,三年复合增长率仅0.92%;上述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亿元、2.30亿元、2.43亿元,其中2023年和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约为45%、6%,大幅放缓。
从产品结构看,植物医生业务结构较为稳定。其中,水乳霜膏产品占据植物医生占大头,2022年至2024年占比分别为53.96%、54.33%、56.52%。
植物医生本次冲击上市拟募集资金约9.98亿元。据悉,本次募集资金拟投资于营销渠道及品牌建设项目、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和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
一直以来,植物医生的股权高度集中。目前,本多投资持有公司70.81%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解勇、余莉夫妇二人分别持有本多投资99.90%、0.10%股权。同时,解勇直接持有公司8.33%股份,合计控制公司79.14%股份对应的表决权,且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022年至2024年,植物医生的董监高及其他核心人员(合称“高管”)薪酬总额分别为372.18万元、2115.14万元、2352.98万元,占到了各期利润总额的1.87%、7.81%、8.19%。其中,解勇在2024年薪酬达到1123.60万元,为植物医生年薪最高的高管,且占公司高管薪酬总额的比例为47.75%。
在IPO前,植物医生进行了上亿元的分红,解勇则是此次分红的最大受益者。招股书显示,2024年,植物医生实施现金分红1亿元,这也是公司近三年内首次现金分红。2025年6月20日,植物医生再度实施2024年利润分配,合计派发现金股利8000万元。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两次分红中,解勇合计将落袋1.42亿元,占公司2024年度净利润的比例约为58.43%。
02 重营销轻研发
近年来,植物医生借助明星效应打开销售渠道,绑定王俊凯、景甜等流量明星,让品牌成功破圈年轻群体,并斩获了大批忠实用户。
2022年至2024年,植物医生销售费用分别为7.03亿元、7.39亿元、7.43亿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3.21%、34.37%、34.47%。
而与居高不下的销售费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2年至2024年,植物医生研发费用分别为7377.39万元、7587.63万元、6633.45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48%、3.53%、3.08%。
就拿2024年来说,当年的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10多倍。
在招股书中,植物医生直言重视研发,但公司的研发人员人数从2022年166人缩减至2024年130人,2年时间研发人员减少了36名,占员工总数比例则由5.07%下滑至3.68%。相比之下,公司的销售人员在2024年达到了2601名,是研发人员的20倍。
另外,植物医生每年还会花钱委外研发。据悉,公司宣传的王牌产品石斛兰系列,以及云南高山植物美白功效研发、具有抗衰功效的铁皮石斛原液提取与应用研究等,这些核心技术更多是靠“花钱”买技术而非自己独立研发出来的。
“重营销轻研发”被诟病,植物医生拓店速度也开始出现负增长。
招股书显示,植物医生的销售以经销模式为主、直营为辅,最核心的收入来自各地经销商的线下门店。
2022至2024年,植物医生的门店数量从4432家先增至4664家,后降至4328家,2024年门店数量较2023年减少336家,线下店铺数量缩减,其中授权专卖店同比减少294家降至3830家、直营终端门店同比减少42家降至498家。
在冲刺IPO阶段,植物医生已多次受到市场、卫生监督管理的行政处罚。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植物医生共有5次受到关于市场监督管理的行政处罚、7次受到关于卫生监督管理的行政处罚、4次其他处罚,罚单数量达到16张,涉及主体为北植科技及其他地区分公司。
例如,北京明弘延庆第一分公司因因促销活动商品价格与标称原价不符,违反《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规定,2022年5月24日被北京市延庆区市监局处以责令改正、警告及罚款25,000元;佛山植物医生顺德第三分公司因未依法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于2022年7月6日被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处以警告及罚款3,000元……
更令人担忧的是合规漏洞,截至2025年5月31日,植物医生尚有32家子公司、分公司(直营门店)未取得卫生许可证。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植物医生”的投诉不少,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包括“买面膜变‘毁容’,植物医生工作人员不处理”“购买植物医生护肤品股票配资平台推荐,出现过敏问题”“诱导式消费”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华证券_合规的配资服务公司_正规实盘配资服务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