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期货配资的平台,也就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第六年,国民党的“老毛病”又犯了。以
蒋介石
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忌惮日益壮大的共产党,为私利不顾中国面临的危境,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蓄意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同年六月初,蒋介石因共产国际解体,认为此时正是打击共产党的“最好时机”。他立即亲自主持召开会议,决定调集兵马,重创共产党的军队。
为了达到这个阴险的目的,蒋介石一方面派
何应钦
与
白崇禧
等人前往关中陇东边区进行视察,另一方面则发送秘密电报给自己的得力爱将
胡宗南
,要求他做好“闪击延安”的准备。
但蒋介石知道自己这种打破国共合作的做法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所以在电报中他强调,为了能打我党部队一个措手不及,此次行动属于“绝密”,胡宗南必须小心谨慎,不能泄露半点风声,否则别说一举攻占陕甘宁边区,恐怕连能否顺利出兵都成问题。
展开剩余95%图|蒋介石
7月2日,已经做好战前布置的胡宗南下达了7月9日进攻延安的命令。他为了防止机密泄露,这个命令只让西安有关人员和参战部队师长以上的将领知道。
然而,就在胡宗南下达命令的两天后,国民党大军还没来得及出发,朱德就发来了一封电报,里面直截了当挑明我党已经知悉蒋介石的反共阴谋,严词谴责国民党在这种关键时刻非但没有专心抵抗日本侵略者,反而掀起内斗,削弱抗战力量的无耻行为。
这份电报是由备受胡宗南信任的机要秘书送来的,胡宗南最开始还不以为意,但当他看清上面的字句后,差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短短几句话,他反复阅读了两遍,又要自己的秘书再念一遍,才好不容易接受了偷袭延安的计划还未施行就已经被共产党公之于众这件事。
胡宗南在心中忍不住夸赞了一句共产党的应对实在漂亮,但同时也想到了一个关键问题:此时距离自己决定“
7月9日进攻延安
”才过去两天,共产党就已想出对策并且执行下去,这说明什么?说明自己前脚才发出命令,后脚这份命令就被“奸细”送到了共产党的办公桌上。
图|胡宗南
胡宗南沉默很久,看向站在自己面前等待指示的秘书,询问:“谁泄的密?现在这个情况,我们还打不打这一仗?”秘书思考了一会,回答:“应该先查明泄密人的身份,不然不好交代。”
胡宗南又问:“
你看这件事应该怎么查?
”
秘书义正严词地说:“请胡先生指定您信任的人列出一份名单,记录西安和参战部队知道这个机密的所有人,包括我在内,然后根据名单进行秘密审查。当然,审查的动静不能太大,免得让泄密的人感到危险后逃之夭夭。从现在起,不要让涉嫌的人参与任何机密,尤其是不能让他们知道这一仗究竟打不打,免得又被共产党知道我们的动静。”
图|今天的西安
这个回答似乎让胡宗南十分满意,他连连点头,然后找来了自己手下的特务头子
刘大军
,但他没有允许秘书旁听两人的对话,而是照旧要他出去。
秘书没有任何异议,镇定地走出屋外,他作为左膀右臂在胡宗南身边已经工作了好几年,根据他的观察,胡宗南应该还没怀疑到自己头上。
是的,将国民党预谋“闪击延安”这份情报传递给党组织的不是别人,就是这个被胡宗南视为心腹的机要秘书的
熊向晖
。
熊向晖究竟是什么人?他既然在为共产党做事,又是怎样取得胡宗南信任的?
图|熊向晖
熊向晖,原名
熊汇荃
(
quán
),山东掖县人。1919年他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父亲当时是掖县的推事(也可称为县长),后来还做过湖北高等法院刑庭的庭长。熊向晖作为第五个出生的孩子,却像这个家庭里长“歪”了的野草。
他不仅没有染上官僚子弟的臭毛病,反而关心国家民生,痛恨官僚资本的享乐主义,也痛恨旧社会官员对无产阶级的剥削。他在学校里接触到了进步思想,眼界也因此开拓。
1936年,成绩优异的熊向晖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同年12月,定下未来志向的他秘密加入了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以日军士兵失踪为借口挑起事端,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不久之后,清华、北大、南开三所高校合并组成临时大学迁移至湖南长沙。
在长沙,熊向晖接到了上级党的秘密指示:先不要暴露党员身份,去报名参加湖南的青年战地服务团,然后到国民党第一军胡宗南部执行任务。
图|卢沟桥事变绘画
原来,就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一直将共产党视为心头大患的蒋介石除了命令胡宗南抵御日寇,还要他趁机对陕甘宁边区的八路军动手。中共中央机敏地察觉了蒋的险恶用心,决定提前作出防范。
周恩来
在知道长沙准备成立去胡宗南部服务的青年战地服务团时,就意识到机会来了。他想安排一个共产党员打入胡宗南的部队,监视胡宗南的动向,一旦他有了歪心思,党组织就能及时作出应对,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当时还没有二十岁的熊向晖恰好符合了周恩来的所有要求。
1938年年初,胡宗南因为部队在淞泸抗战中伤亡极大,需要尽快招揽士兵,所以他亲自到武昌接见服务团的成员,决定从这批青年中挑选心仪的人才补充到部队。
那天,胡宗南手上拿着这批服务团成员的名册,挨个点名问话,而早就进入服务团的熊向晖就在这群人之中。熊向晖通过观察,发现胡宗南在问话之后,偶尔会提笔在名册上做记号,他立即意识到了,自己必须在这次见面会上引起胡宗南的注意,成为他的心腹。
图|淞泸抗战绘画
为此,熊向晖决定做一些“违例”的事情。当胡宗南点到他的名字时,他不像其他人一样立刻站起来答话,而是继续坐在凳子上,举起自己的右手,回答一句“我就是”。
胡宗南果然多看了他一眼,先问他的年纪,然后又问:“你为何到本军来?”熊向晖简洁有力地说:“为了参加革命。”这个与众不同的回答立刻引起了胡宗南的兴趣,他认为眼前这个青年一定不简单,于是又问:“你认为怎样才是革命?”
熊向晖思考了几秒钟,沉稳回答:“
抗日就是革命,积极抗日的是真革命,消极抗日的是假革命,不愿抗日的是不革命,反对抗日的是反革命。
”就是这几句话,让胡宗南在熊向晖的名字旁留下了四个圈,而被问话的其他人,大部分只有一到两个圈。
谁都可以看出来,胡宗南对这个具有爱国情怀、积极抗日救国的青年是非常赏识的,他为了收买人心,甚至特地请熊向晖的父亲来家中吃饭,并作出保证:自己一定会倾尽全力把熊向晖培养成栋梁之材。
图|熊向晖
胡宗南在服务团所有青年中,唯独中意熊向晖这件事看起来是巧合,其实是周恩来经过缜密安排后促成的。
周恩来曾经与胡宗南相处过一段时间,对他的了解可以说非常透彻。他知道胡宗南是蒋介石最信任的人之一,也知道胡宗南狂热追捧
孙中山
先生的思想,在黄埔系属于主战派,虽然具有爱国情怀,但对共产党却怀有戒心,而且为人却非常势利。比起才干,他更看重一个人的出身门第和仪表气质。
正因为如此,官宦家庭出身,且是清华学子的熊向辉会得到胡宗南的重用,这当然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没过多久,有意提拔熊向晖的胡宗南安排他离开服务团,和自己同车前往西安,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进行学习。等到熊向晖顺利毕业后,就被胡宗南召回,要他做自己的侍从副官、机要秘书。
图|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
但胡宗南毕竟是一只身经百战的老狐狸,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立刻信任熊向晖,甚至安排了特务监视熊向晖的一举一动,还时不时设下考验,检测熊向晖对自己的忠心。
比如有一次,特务头子就在胡宗南的授意下捏造了一封匿名信,信上内容为揭发熊向晖是“间谍”这件事。熊向晖看到这封信,脸上却没有显示出半点心虚或是慌张的情绪,他虽然不知道此信是假,但立即想出了应对的办法。
熊向晖一拍桌子,大声质问特务头子是不是别有居心,紧接着,他向胡宗南申请辞职,宣称不再接触任何机要文件,以此证明自己的“
清白
”。
图|年轻时候的胡宗南
熊向晖凭借自己的机敏多次死里逃生,他成功通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胡宗南也对他越来越信任,到后来,只要是传递给胡宗南的重要文电,就没有一封不经过熊向晖。
但熊向晖每天接触着这些机要文件,却没有立即动手。因为周恩来安排他到胡宗南身边去,只是为了防止国民党表面宣称和平,背地里却捅冷刀子。
要是胡宗南积极抗日,熊向晖只需要从旁辅助;但要是胡宗南听从蒋介石的命令反共,熊向晖就要执行“
特殊任务
”,发挥他的作用了。
1943年,国民党“反共”的狰狞面孔已经昭然若揭,为了策划“闪击延安”战役,蒋介石与胡宗南多次通信,而他们传递的那些密电,全都落在了熊向晖眼里。
就在胡宗南确定进攻时间为7月9日的第二天,熊向晖就已经把国民党军队的军事部署情报通过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设立的地下电台,转告给了延安方面。
图|红色延安
中共中央在接到这封关键的情报后立即制定了应急措施,当时我党在陕甘宁边区的留守部队是很少的,而胡宗南麾下兵力足有十万人,这种时候,正面作战显然是不可取的。
叶剑英
根据熊向晖送来的情报,提出建议:“不如这样,我们公开揭露这件事,国民党竟然在抗战这种关键时刻企图挑起内战,到时候各个抗日力量肯定会共同提出反对,在这种压力下,蒋介石不敢有动作。”
毛泽东
与
朱德
经过简单的商讨后,认为胡宗南现在对熊向晖非常信任,公开这件事不至于让熊向晖身份暴露,于是采纳了这项建议,并制定了相关的应急措施。
7月4日,朱德致电胡宗南,正面揭露了国民党破坏抗战的阴谋,并将蒋、胡两人进攻延安的计划公布于世。另一方面,陕甘宁边区的八路军也进行了战斗部署,调集分散在其他地区的兵力,以防胡宗南执意进攻延安。
果然,这个消息一经公布,就引起了巨大反应,中国各地抗日的军民、乃至美英苏等作战盟国都震动了,各界人士纷纷向蒋介石施压,最终迫使他放弃进攻延安,留下“毛朱两电退胡军”这段佳话。
图|毛泽东
而收到朱德那封电报的胡宗南怀疑自己身边有共产党的“奸细”,他向手下的特务机关吩咐:“认真查一查!到底是谁向延安共产党泄密的!”
但胡宗南对自己的眼光深信不疑,以至于从来没有怀疑过熊向晖,哪怕“延安泄密”这个案子还没查清楚,他依旧一如既往地重用熊向晖。这种态度,也让那些特务不敢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对熊向晖上刑逼供,查到最后,只能草草了结。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胡宗南也在抗战胜利后被蒋介石晋升为上将,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决定资助麾下的一批优秀青年出国深造,其中就包括熊向晖。
熊向晖也以为自己执行的“特殊任务”将要告一段落,于是在1947年年初,熊向晖赶在赴美留学前,邀请和自己有些交情的
蒋经国
做证婚人,与相恋多年的
谌筱
(
xiǎo
)
华
结为夫妻。
图|日本投降
可就在夫妻二人度蜜月的时候,一个自称是国民党保密局的人找到了熊向晖,他自称收到了副局长
毛人凤
的密电,要立刻安排熊向晖到南京见胡宗南。
一听到“保密局”这三个字,熊向晖心里就咯噔了一下。他是在担心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眼前的特务是奉命来将自己骗回南京的。出于谨慎,熊向晖没有相信对方的说辞,而是旁敲侧击地想打听一些消息,但该特务不仅没有透露任何情报,还拒绝了他打电话的要求。
熊向晖在考虑很久之后,还是决定不要贸然逃跑,免得反而引起敌人的注意,拖累了党组织。他找到妻子谌筱华,告知自己被特务盯上了这件事,要谌筱华代自己向
王石坚
示警。
熊向晖会如此不安,是因为在1946年6月发生了一件事,差点让他身份暴露。
当时,周恩来乘坐
马歇尔
的专机前往延安。他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已经极度疲倦,最后不知不觉在飞机上睡着了,原本放在衬衣口袋里的一个小本子也在此时掉落在专机上。
图|周恩来
本子上不仅记录了熊向晖在南京的住址,旁边还标注了一个“
熊
”字。虽然马歇尔的副官在第二天就将小本子送回到周恩来手中,但周恩来心中有数,马歇尔可不是什么遵守“非礼勿视”规矩的正人君子,他十有八九看到了本子里的内容,甚至很有可能拍照了。
这也意味着,一旦马歇尔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蒋介石,熊向晖的身份势必会暴露。
听到这个消息的熊向晖仿佛被迎面泼了一盆凉水,过了一会,他才咬着牙说:“为了党的事业,我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周恩来听出这句话里有继续留守岗位的意思,他摇了摇头,说:“我理解你的想法,但为了避免无意义的牺牲,你先去上海,暂时避避风头,一旦有什么异常,党组织会用暗语通知你。”
图|马歇尔
半个月之后,国民党依旧没有半点动静。显然马歇尔出于某种考虑,没有出卖熊向晖。确认安全的熊向晖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继续执行组织交代的任务。
但这件事也成为了熊向晖心底的一根刺。
熊向晖这次见到神神秘秘的保密局特务,以为自己的身份还是暴露了,他做好为革命事业牺牲的准备,跟随特务回到了南京。但熊向晖没想到,自己当时要是心虚直接逃跑,势必会让党组织承受巨大伤害。
因为胡宗南特地让人找他,为的其实是另一件事。
胡宗南一见到熊向晖,就问:“你的新娘子呢?”熊向晖不明所以地回答:“她现在在上海,等着送我上船去美国。”
胡宗南轻轻吸了一口气,说:“
留学计划推迟三个月,要打延安了,你等打完这一仗再走,明天你就回西安去,记得告诉新娘子一声,不必等了,但绝不能提攻打延安这件事,就说我有急事需要你处理。
”
图|熊向晖(右)与妻子谌筱华(左)
短短几句话,像惊雷在熊向晖的脑中炸响,他立即意识到,自己必须尽快将这个情况告知党中央。
胡宗南对熊向晖的打算一无所知,他把一个公务包递过去,让熊向晖根据里面的文件画一份草图,然后在中午的时候交给自己。临走之前,胡宗南似乎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再次叮嘱,熊向晖必须锁上房门单独查看公文包里的东西。
这个公文包里装着的正是有关延安进攻计划的两份绝密文件,一份是蒋介石核准过的进攻延安方案,另一份则是陕北共军兵力配置情况。
图|延安老照片
熊向晖看着这些资料,心脏狂跳不止,他快速地记下文件内容,将情报安全送到了王石坚那里。就这样,这两份绝密情报以最快速度被送往延安,为共产党军队争取到了宝贵的反击部署时间。
周恩来在看到这些情报后,激动地称赞:“
熊向晖真是好样的!他在关键时刻又一次保卫了党中央!
”
等到胡宗南带兵进入延安,留给他的只有一座空城。当他进入毛泽东居住过的窑洞后,看到了一首打油诗:
“胡宗南到延安,势成骑虎。进又不能进,退又退不得。奈何。奈何。”
图|延安窑洞
胡宗南看完之后哈哈大笑,但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在延安发出笑声了。
3月25日,胡宗南的精锐部队整三十一旅在青化砭被歼灭。4月14日,整一三五旅在羊马河被歼灭。5月4日,整一六七旅又在蟠龙镇被歼。
两个月不到的时间,败绩接二连三地传来,狠狠挫败了原本斗志高昂、洋洋自得的胡宗南。作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5月14日,在陕甘宁边区军民为庆祝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的大会上,周恩来公开露面,并在会上宣布:“
毛主席、党中央自从撤出延安之后,一直在陕北与边区的军民们共同奋斗。
”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熊向晖的耳朵里,他按捺自己内心的喜悦与激动,将此事转告给胡宗南,没过几天,胡宗南对他说:“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去美国学习吧,明天一早就走。”
熊向晖心中清楚,国民党进攻延安的计划可算是彻底破产了,他没有半点留恋,最后与胡宗南握了握手,就搭上了一班前往美国的飞机。
图|周恩来(左)与熊向晖(右)
1947年9月,我党在北方的情报网受到严重破坏,军统特务顺藤摸瓜一路追查,发现备受胡宗南重用的熊向晖竟然就是地下党员这件事,但他们就算有千般本事,也无法抓捕此刻正在美国留学的熊向晖了。
胡宗南听到消息后,一口气梗在喉咙口,差点昏过去。他甚至来不及考虑对付熊向晖的事情,另一道难题就摆在了他面前:一旦蒋介石知道自己把一个共产党员当作心腹,不仅带着他打延安,还出资送他去美国留学,自己肯定会人头落地。
为了保住性命,胡宗南立刻找到和自己关系不错的保密局局长
郑介民
和副局长毛人凤,请求他们帮自己隐瞒这件事,千万不要向蒋介石汇报。看在往日交情份上,郑毛二人答应了。
图|毛人凤
1949年7月,获得硕士学位、留美归来的熊向晖辗转回到北平,见到周恩来。周恩来面对眼前这名两度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解救延安的同志,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说:“
我们终于在胜利后见面了!
”
新中国成立后,熊向晖从隐蔽战线上功成身退,以“总理助手”的身份出现在许多重要的外交场合中,开启了他长达二十年的外交生涯。
2005年9月9日,终其一生都在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熊向晖停下了他的脚步。
这位可敬的老人和无数个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革命青年一样,不惧艰险,走过那段黑暗困苦的岁月,托举着曾经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大地,迎接光明美丽的未来。
这一年期货配资的平台,他八十六岁。
发布于: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华证券_合规的配资服务公司_正规实盘配资服务观点